2014年7月,“镜泊湖连环战”这一历史事件终于揭开了尘封已久的面纱,这场被遗忘的大捷一度被重新讨论和审视。
回溯至1932年3月,东北自卫军与抗日救国军在镜泊湖一带展开了连续的伏击战,战果显赫,先后取得了“墙缝”伏击战、火烧松乙沟、关家小铺伏击战以及高岭子车站伏击战的胜利,几乎将关东军第15旅团的7000余名士兵彻底消灭。如果这些战斗的结局得到正式确认,它们的胜利可能会超过马占山江桥决战,堪称“抗战第一大捷”。
然而,由于“镜泊湖连环战”实在过于辉煌,它也引发了诸多质疑。尤其是在第一战“墙缝”伏击战中,东北自卫军补充团的700余名战士与抗日救国军300多名士兵,利用仅5公里长的“墙缝”山道,激战一天,依靠手榴弹与步枪的简单武器,就重创了日军,造成了3500多名日军阵亡,而自卫军补充团的阵亡人数仅为7人。这种悬殊的战损比,显然让人产生了怀疑。更令人不解的是,这一重大胜利为何没有得到南京当局的正式报告。除了李延禄的回忆录外,几乎没有其他历史资料提及此战。
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,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“镜泊湖连环战”的经过。1932年2月,关东军第15旅团出动步兵、骑兵、炮兵及辎重部队,兵力超过7000人,企图消灭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并从南至北扫荡“吉东”地区。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,抗日救国军的参谋长李延禄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,设计了一系列伏击战,使得敌军损失惨重。
展开剩余80%在第一场“墙缝”伏击战中,李延禄精心布置伏兵,利用山道的地理环境和狭窄空间进行伏击,给关东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。战斗持续了一整天,最终日军损失惨重,而自卫军补充团的阵亡人数极少。接着,李延禄在松乙沟发动火攻,利用春季枯草和灌木丛的易燃性,成功地将日军15旅团的残部大部分烧死。旅团长天野少将幸运地在上风头逃脱,但部队已被大大削弱,仅剩下400余名士兵和一些马匹。
第三战在关家小铺展开,李延禄借来了增援——原东北军21旅600团的张振邦8连。经过一场激烈的伏击,歼灭了100余名敌军,张宪廷等6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。第四战发生在山市,双方交战激烈,各自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。第五战发生在高岭子车站,李延青指挥的铁路工人游击队通过破坏铁轨引发的火车翻车,再次重创日军,歼敌200余人。至此,关东军第15旅团几乎全军覆没,剩余的仅有百余名士兵。
正因为“镜泊湖连环战”战果过于辉煌,战损比悬殊且如此迅猛的胜利,使得许多人对此产生怀疑,尤其是考虑到双方兵力差距如此巨大、武器装备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,抗日武装能够取得如此胜利,实在令人难以置信。而无论是抗联、南京政府还是日军的相关资料,都没有正式记录这一“镜泊湖大捷”。
然而,仅凭“靠谱”和“不靠谱”来对待这一历史事件似乎并不妥当。实际上,这一战役的详细记载最早出现在李延禄的回忆录《过去的年代》中。这本书的写作始于1960年,经过19年的整理和修改,由骆宾基完成并出版。李延禄是当时唯一存活的抗联元老,因此其回忆对于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。
根据李延禄的回忆,为了运送足够的手榴弹,补充团多次用马车往返清空抗日救国军的库存,并在1932年3月13日,猎户陈文起带领日军进入伏击圈。战斗爆发后,抗日武装的战士们分成小组,利用手榴弹对敌人进行猛烈打击,造成了日军惨重的损失。战后,根据缴获的武器和敌军尸体的情况,估算出歼敌人数至少达到3500人。
李延禄的回忆得到了部分佐证。抗联的其他元老周保中、李延禄的秘书和彭施鲁、以及一些当地村庄的见证人,提供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证词,支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。
然而,对“镜泊湖连环战”质疑最强烈的还是那巨大的战损比。尤其是第一战“墙缝伏击战”和第二战“火烧松乙沟”,两场战斗歼敌共计超过6000人,而自卫军补充团和抗日救国军的伤亡却异常轻微。这与其他著名战役相比,实在难以让人信服。例如,马占山江桥抗战中,东北军与日军的对决,双方兵力悬殊,结果却是日军伤亡5000余人,而东北军也有6000人阵亡。
“墙缝伏击战”与“火烧松乙沟”战斗的成功,正是利用了地形和火攻等策略。尤其是第二战“火烧松乙沟”,抗日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为李延禄提供了支持,通过制造假篝火迷惑日军,然后在上风处点燃松林和草丛,将日军围困在火海中,形成了几乎不可逆的局面。
那么,为什么这样一个巨大胜利,却没有得到当时南京方面的关注呢?李延禄在《过去的年代》中给出了一个解释:由于王德林及其部队的起义和与南京当局的复杂关系,关于战果的上报成了双方的争议焦点。而当时的东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,控制了电台的通讯能力,最终导致这一战果未能及时上报。
然而,最为质疑的是,缺乏来自中日两国的正式史料支持。当前的主要证据仍来自李延禄和周保中的回忆录,这些证词属于抗联一方,存在一定的主观性,且历史记忆的失真和记忆的偏差也影响了其可靠性。与此同时,一些研究者引用日军的资料来否定李延禄的回忆,称关东军天野旅团并未参与镜泊湖战斗,日军在这一地区的兵力也并不如回忆录中所述。
有研究人员指出,关东军的史料或许存在伪造或销毁的可能,毕竟日军历次战役的战报都存在数字缩水的现象。结合日军从未对侵华战争进行彻底反思,这种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。
虽然这一历史事件距离今天已久,但关于“镜泊湖连环战”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。或许,随着时间的推移,真相终将浮出水面,揭示这段被遗忘的历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配资策略平台-股市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